齐鲁工业大学(山东省科学院)2025年国际本科项目(马来西亚方向)招生简章

发布时间:2025-04-29作者:设置

一、马来西亚教育体系概况

一)英联邦教育体制国家

二)国际教育水平位居全球第11位,亚洲第2位(仅次于新加坡)

三)学术环境优良,师资力量雄厚,教学质量卓越

四)留学费用合理,性价比优势显著

二、马来西亚留学核心优势

一)优质的教育环境

马来西亚享有亚洲魅力之都的美誉,国土面积虽小但综合国力强盛。全国总人口约3300万,其中华人占比约25%,中华传统文化氛围浓厚,为中国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适应环境。该国教育水平位居亚洲前列,拥有多所国际知名院校。同时,马来西亚政局稳定、经济繁荣、治安良好、气候宜人,自然灾害发生率较低。

二)卓越的大学排名

马来西亚排名前五的高等学府均位列世界500强,其中马来亚大学在2024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居第65位,学术水平与中国的复旦大学、上海交通大学相当。

三)高效的学制设置

马来西亚高等教育学制设置科学:本科课程3年,硕士课程1年,博士课程3年。相较于国内教育体系,本硕连读可节省3年时间。

四)完善的教育监管体系

马来西亚设有专门的教育质量监管机构——马来西亚学术鉴定局(MQA),该机构定期对高等院校进行教育质量评估,实施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,确保各高校提供优质教学课程,保障毕业生所获文凭获得国际广泛认可。

五)多元的语言环境

作为英联邦成员国,马来西亚英语普及程度高,是主要的教学和工作语言,99%的高校开设全英文授课课程。同时,华语教育体系完善,是海外华文教育体系最完整的国家之一,部分课程可采用中文授课。

六)中马学历互认

中马两国政府于2011年4月正式签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,中国教育部认可的所有学历资格均获马来西亚承认。

七)经济实惠的留学费用

相较欧美及日新澳等国家,马来西亚留学费用仅为其1/4左右,年均学费约3万元人民币,生活费约3万元人民币。对于工薪家庭而言,马来西亚是极具性价比的留学选择,也是接受优质西方教育的理想之地。

三、合作院校介绍

本项目合作院校包括:

马来亚大学(Universiti Malaya, UM)

马来西亚国立大学(Universiti Kebangsaan Malaysia, UKM)

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(Universiti Putra Malaysia, UPM)

马来西亚理工大学(Universiti Teknologi Malaysia, UTM)

马来西亚理科大学(Universiti Sains Malaysia, USM)

马来西亚北方大学等

重点院校简介:

马来亚大学(UM)

马来西亚首屈一指的研究型综合大学,历史最为悠久。2025年QS世界大学排名第60位,其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、图书馆与信息管理、神学与宗教研究等专业位列全球前50强。

马来西亚国立大学(UKM)

东南亚著名高等学府,文凭获国际广泛认可。2025年QS世界大学排名第129位,亚洲排名第28位,位居全球顶尖大学前1%。

马来西亚理科大学(USM)

马来西亚五所研究密集型大学之一,2025年QS世界大学排名第146位,享有亚洲花园大学美誉。拥有三大校区,28个学院及26个研究中心,师资多具国际教育背景。

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(UPM)

2025年QS世界大学排名第148位,其商业与经济学院获AACSB和EQUIS顶级商学院认证,金融与会计专业位列2023年QS学科排名前150位。

马来西亚理工大学(UTM)

2025年QS世界大学排名第181位,主校区位于新山市,占地1177公顷,吉隆坡设有研究生院区。

四、招生专业设置

商科类:会计学、金融学、经济学、国际商务等

理工类:计算机科学、信息技术、工程学等

人文社科类:心理学、法学、社会学等

艺术传媒类:传媒学、设计艺术学等

教育类:教育学、体育教育等

五、入学要求

高三在读或高中应往届毕业生,高中阶段平均成绩不低于80分。

六、收费标准

语言课程:

春季班/秋季班:38,000元/人

全年班:58,000元/人

住宿费:2,000元/人/年

七、招生规模

本项目2025年度计划招生30人。

八、报名材料

完整填写的报名表

高中毕业证书或在读证明及成绩单(中英文版)

护照首页扫描件

    请将上述材料电子版发送至招生邮箱:17753106617@163.com

九、项目时间安排

开学时间:2025年8月

报名截止日期:2025年7月31日

十、教学地点

齐鲁工业大学(山东省科学院)彩石校区

地址:山东省济南市经十东路28789号

十一、咨询方式

招生咨询:孙老师,周老师

联系电话:177-5310-6617,0531-89631559

 

注:本简章最终解释权归齐鲁工业大学(山东省科学院)所有。


返回原图
/